一座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开路先锋”的工厂、一座始建于1950年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工厂,一座拥有我国最大的大型起重机生产基地、大型挖掘设备制造基地、航天发射装置生产基地及大型轧机油膜轴承生产基地的工厂。它就是体内流淌着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工厂基因血脉的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属国家特大型骨干企业。当前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之一。而我们今天很荣幸采访到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张志德先生,让我们立即进入采访主题。
《起重运输机械》:张志德能为我们广大读者介绍一下您熟悉的太重集团的发展历史吗?
张志德:我们太重集团在重型装备界享有“新中国长子”的名号是当之无愧的。我理解为太重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便是从无到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就开始筹建中国的第一个重机厂,当时考虑到内外部的因素,最终选址在山西太原。太重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提供支持以此来实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当时太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保障国家建设同时,也要保国防建设。国家要说明,太重就制造什么。例如我国研制的第一台桥式起重机,当时太重的先驱者们下了相当大的功夫,这台起重机经历近70年的运行到现在还在我们的厂内,并且仍旧能可靠安全的使用。
1952年,太重厂办大楼建成,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各项工作逐步渐入正规
第二个阶段是实现从差到好的过程——就是为服务国家的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提升。70年代到80年代,太重将重心放在提升产品的水平和品质衡量准则上,紧接着到80年代,太重开始与欧美日韩等十几个先进的技术国家分别进行过合作,为的就是提升我国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去和先进制造国家找不同,特别是产品的控制水平。引入国外技术、与国外企业合作制造,逐步拉近了中国制造水平与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之间的距离。形成了一整套以中国制造为基础,国外先进的技术为主力的重型机械标准。为国家重型机械领域的技术标准化、行业标准化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第三个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末,太重在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再创新。1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机械行业大萧条,即使在整个行业面临最低谷的时期,太重也没有在创新工作上做过任何懈怠。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太重在很多重点项目上取代了装备进口,实现了装备自主化。太重之所以能够平稳过度这一时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极低的人才流失率。如何留住人才?太重的绝招就是“特区政策”;特区政策又是什么呢?就是给予技术人员,特别是产品研究开发队伍一种特区放权,让产品研究开发队伍在公司内自己面对市场的权利。设想一下如果技术研发人员既懂的技术又关注市场走向,通过技术优势,给我们自己所带来创收,来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还能使企业拥有更多更清晰的技术视角来了解市场,这一举措不单留住了人才还带动公司的发展。
图片备注:1972年5月为巴基斯坦生产制造的3000t汽车纵梁压机——这台产品至今仍安全运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太重曾出口援助起重、挖掘、锻压设备等到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罗马尼亚、喀麦隆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帮助了很多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建设,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四个阶段便是2005年至2016年,太重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和全新的转型领域。其实准确地讲太重早在上世纪就曾向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出口了多台锻压和挖掘等设备。通过近十几年的持续努力,逐步进驻到轨道交通、核电、海洋等领域发展,这些都源于太重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对核心技术的牢牢掌控。拥有宏观的战略和长远的布局,如今的太重已经将自己的血液和筋骨植入到了未来。
《起重运输机械》:刚刚走过的2017年,太重集团作为传统重工制造类企业,如何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保持稳步增长的?
张志德:刚刚过去的2017年太重全体职工砥砺奋进,啃下了不少硬骨头,拿出了亮丽的成绩单,太重集团经营业绩回升显著。尤其在转型领域,轨道交通、风电等实现订货超过60亿元,工程机械实现销售8台,盾构机交付5台,转型产品带来的经济支撑作用在慢慢地加强;而太重集团的传统领域,太原重工锻压、矿山、起重、轧钢、油膜轴承,太重煤机采煤机、太重榆液液压阀等分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均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指标;在推进国际化进程方面,设立了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区域性海外公司,20立方米挖掘机成功出口俄罗斯;轨道交通产品突破了德国市场;并且签订了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关丹产业园综合性项目,全年实现海外业务收入近20亿元。2017年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太重集团上下13000余名职工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起重运输机械》:如果说将太重职工上下一心视作太重的核心竞争力的主体,您觉得还有哪一些原因促成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张志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奋斗的主体,还要有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生产的两翼相互支撑。首先是太重集团持续深化创新驱动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太重集团是全国“创新型企业20强”之一,拥有冶炼、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机加工、总装调试、检测计量和包装运输等配套齐全的装备研发制造能力;而且太重技术中心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排名第二位,居同行业首位。2017年全年完成新产品研究开发107项,完成新产品试制74项,智能化提升完成8项,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20项,授权专利112项。重大产品开发项目8MW海上风电机组完成设计;锻压设备、起重机、矿山设备、风电设备、工程机械、刮板输送机等产品实现了智能化应用推广;太原重工建设了产品云服务平台,工程机械、矿山、港机等12台设备已上线运行。好马还要配好鞍,我们有了好的创新技术再配上太重集团在生产管理持续强化的经验。通过科学组织生产,确保了重点项目的优质高效产出,三峡5MW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出产忠旺系列压机43台,太原地铁盾构机8台;轨道交通公司单月车轮产量突破4万片;公司重点项目钢轮钢锭实现产出6.7万吨。所以说正是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奋斗的主体,加之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生产的两翼相互支撑才是太重多年稳步发展的基石。
《起重运输机械》:张志德总经理,了解您的人都说您的青春年华与三峡工程1200t起重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还有当您看到三峡1200t大桥机真正开始运行的那一刻,心里是怎样一种感受呢?
张志德:作为一名起重机专业的设计人员,我很幸运可以参与到三峡工程1200t起重机工程的设计、生产和最终的运行。而我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这种幸运是要建立在祖国强盛的基础之上。当时三峡工程的两台桥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均达到1200t,跨度为33.6m,是当时世界上水电站建设中运用的,起重量最大、跨度最大的桥式起重机。此外,这两台桥式起重机的桥架,均为三梁式结构,主要由桥架、大车运行结构、1200t主小车、125t副小车、吊具、司机室、电缆滑线及电器控制部分所组成,每台总重量达到了1000t。从大桥机技术的研发、科研攻关、产品设计、产品工艺、一直到设备的制造完成,可以说我的岗位是随着三峡工程进程的需要而一直在变化的。当时国内的超大型起重设备技术水平并不很高,很多人一开始就断定需要上进口设备,当时我们就憋足一口气毅然决然决然与开发团队全身心地投身到三峡工程起始的科研工作中。1999年8月份产品设计完成之后,我的岗位也随着大桥机调整到生产部门进入到紧张的工艺制造阶段,最后顶住了压力高质量完成产品交付,也圆了自己作为一名工程设计人员的技术之梦。说到底我要感谢党和国家、感谢企业,让我很幸运的亲历祖国的伟大复兴。说起当时的心情要说有的就是自豪吧,心中充满了自豪,一是为整个太重,二是为我们的团队。
《起重运输机械》:太重是从第一台桥式起重机开始的,您能为我们预测一下未来起重机行业的发展吗?
张志德:这一个话题很大,预测整个市场这点我还做不到。但我可以讲讲太重起重机未来发展。当前对于太重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传统冶金桥式起重机,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运行的200t以上冶金吊,我们太重已经占领市场90%以上,在这方面我们依靠的是过硬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与技术水平和太重多年积淀的品牌文化。但在传统起重机尤其是小型通用起重机市场我们还需进一步深耕寻找到其中的高的附加价值领域。但下一步我们会将重心向智能化、模块化起重机领域发展,当前第一个任务是实现无人操作,为我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2025服务,逐渐形成国际上存在竞争力一流的桥门式起重机供应商。可喜的是太重此类无人起重机设计已进入试验阶段。
《起重运输机械》:现在人们经常说道“中国新四大发明”刚才您说高铁的轮对是由太重生产的,我们能否理解为高铁的“米其林”?
张志德:我国的高铁是中国制造的名片。但大家可能还不晓得当您乘坐高铁穿梭在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高铁的轮对都是就出自太重。大概在2-3年前,轮组的加工制造都可以国产化了,但是原材料仍然是进口的。就这几年间,从最源头的炼钢开始,太重解决了制造轮组的全部难题。并且通过测试、检验得出,太重所生产的轮组不论是从磨损度还是别的方面都已经远高于国外进口轮组的性能。依照国家国产化的进程,于将来,我们期待看到每一辆高铁上都配有我们的祖国自己生产的轮组,这也是太重的目标。
《起重运输机械》:作为一名技术出身企业管理者您想对通过杂志与您沟通的技术人员分享些您成功的心得。
张志德:我是1987年来到太重的,出到工作岗位就深受太重精神的影响,在太重不论项目大小,不论职位高低,勤勤恳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去做事才是能做成事的敬业精神。10年爬图板的时间,让我领悟到但单凭敬业精神可能还是不够的,一定要将自己全身心至于工作当中,将工作作为个人的爱好来经营。这一点上我比较有优势,从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重型机械。因为爱所以热爱,因为热爱为此付出再多也不觉得辛苦。最后再将爱好产出的精品贡献给国家事业让行业的发展在你我推动下不断向前才是技术人员最终的向往。6月22日,习视察山西时再次视察太重,并对我们转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们提出了“再接再厉”的殷切希望,并勉励我们在“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创出更大的天地”,给全体职工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