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步入2025年的第三个月份,工程机械全行业实现了良好的开局,众多公司实现开门红。近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长苏子孟表达了对全年市场的信心,他表示,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政策效应叠加发力,支撑行业稳定运行和高水平发展的有利因素将持续增多,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环境将稳步向好。综合判断,预计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发展形态趋势,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2025年首季实现开门红,绝非偶然。持续地创新研发为企业注入核心竞争力,各企业积极投入高端、智能、绿色产品研发。
长沙,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重镇,坐拥5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在2025年开年便展现出非凡活力。
2月初,中联重科率先发力,全国各园区同步举行开门红活动及发车仪式,超1万台设备浩浩荡荡奔赴全球,总金额约57亿元。从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到50吨至250吨各类型汽车起重机;从五桥73米全球最长臂架轻混泵车,到不同米段的泵车与“凌冠”系列搅拌车;从38吨级挖掘机,到全球首款载重百吨矿用宽体自卸车ZT160HEV等,各种类型的产品覆盖工程起重、混凝土、土方与矿山机械等多个领域,不仅助力国内四川、陕西等重点工程建设,更远渡重洋,交付至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墨西哥等海外市场客户手中,彰显了中联重科强大的产品实力与市场影响力。
同样在长沙,三一泵路事业部在开年也成绩斐然,一举斩获11.2亿元销售额,海外市场同比增长50%,路机板块更是强势冲高60%。其强劲的增长态势,彰显出在全球市场中三一重工产品的卓越竞争力与品牌号召力,也表明三一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收获了丰厚回报。
正月初四山河智能的车间便已机器轰鸣,工人们争分夺秒装配切削潜孔一体钻机,赶在2月10日发往新疆矿山。2024年山河矿岩公司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2025年上半年订单也已早早排满,展现出山河智能在细致划分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市场优势,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精准的市场定位,牢牢占据市场高地。
星邦智能同样喜讯连连,其高密度臂车实现批量出口新突破,总经理助理何大伟透露,近期完成的一批重要订单将分批发往中东海湾地区。2月7日的发车活动中,超1100台高空作业机械从高空机械园火热发车,总价值近3亿元,涵盖剪叉式、直臂式、曲臂式等多种类型,海外订单占比超70%,增长趋势显著,标志着星邦智能在高空作业机械领域技术不断精进,产品逐渐获得全球高端市场认可,成功打开国际市场新局面。
不仅是长沙的企业,全国各地的工程机械企业也在2025年开年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徐工系列高端露天矿山装备、全球最大吨位纯电动装载机等产品奔赴全球各地,以先进的技术、可靠的性能,为全球矿山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广西柳工挖掘机、平地机等产品批量交付厄瓜多尔客户,进一步拓展了在海外新兴市场的版图;雷沃重工矿山机械也批量运往非洲马里,在国际市场上逐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2025年首季实现开门红,绝非偶然。一方面,持续地创新研发为企业注入核心竞争力。各企业积极投入高端、智能、绿色产品研制,中联重科的新能源高空作业机械60%发往欧美等高端市场;徐工的全球最大吨位纯电动装载机引领行业绿色转型潮流。另一方面,本地化制造与服务体系的构建,让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
今年BICES2025紧扣“高端绿色智慧未来”主题,届时,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工法以及新解决方案将大量呈现。
在2025年行业开门红的基础上,工程机械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有望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从今年行业最权威的BICES2025展览预告内容中,已能捕捉到诸多发展风向标的信号。
协会秘书长兼会展公司董事长吴培国向中国工业报记者透露,今年展会紧扣“高端绿色智慧未来”主题,届时,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工法以及新解决方案将大量呈现。吴培国表示,智能化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2025年,挖掘机、装载机等关键设备将配备更为精准的传感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设备的精确控制与自动化作业,极大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工程机械将具备实时故障预警能力,大大降低设备停机时间;远程监控系统也将全面普及,企业可远程实时掌握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实现高效调度与管理,智能施工解决方案也将不断推陈出新。
在绿色化发展方面,进程正全面提速。随着全球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升,新能源工程机械市场需求激增。BICES2025将着重展示新能源工程机械主机、关键零部件,以及检验测试、充换电、加氢等运维技术与设备。目前,电动装载机、叉车等电动工程机械增长态势显著。未来,电动非公路自卸车、挖掘机、起重机等更多品类的工程机械将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大范围的应用,有力推动整个行业朝着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大步迈进。
一位用户向记者表示,在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进程中,客户的真实需求正呈现出多样化与高端化的趋势。从施工场景来看,建筑施工领域客户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迫切地需要零排放的新能源工程机械,如电动挖掘机、装载机等,以满足环保法规要求并降低经营成本;智能化设备,像具备智能操控、远程监控功能的起重机,可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矿山开采客户则更看重设备的可靠性与大吨位作业能力,例如大吨位矿用自卸车、强力破碎设备等,以应对恶劣工况与高强度开采需求。
此外,对于存量设备,客户期望借助展会等专业平台,实现设备的合理盘活与处置,优化资产配置,提升公司运营效益。这一需求也为行业服务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促使企业在设备租赁、二手设备交易、设备升级改造等领域探索更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模式,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需求。
业界普遍对今年市场保持乐观,政策将逐步推动行业发展,并且国内市场还有很大需求,基建投资也将持续发力,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以开门红之势开启新程,此时全国两会的召开备受瞩目,行业内人大代表们从市场机遇、行业标准、人才教育培训等多维度为行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更成为行业重要风向标。
在国内市场方面,地产宽松政策与设备更新政策协同生效,2025年1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虽春节影响开工小时数下降,但后续内需修复潜力巨大,依设备寿命周期,行业有望迎更新高峰,基建投资也将拉动新增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单增海表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对提升生产效率、减少相关成本、促进技术进步意义重大,面对行业国内受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冲击、存在周期性下行、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回款不足,海外销量增速放缓等难题,他建议出台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政策,设专项资金支持并奖励企业,以推动设备更新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国三”切换“国四”进程,提升产业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华锐重工集团副总设计师和电气首席专家孙元华表示,标准的制定将有利于行业规范发展、提升产品质量性能,从而增强我国在国际装备机械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更利于工程机械产品拓展海外市场,推动行业高端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铁高新工业总工程师兼中铁装备集团首席专家王杜娟表示,当前,我国大模型发展势头迅猛,但这大多分布在在通用大模型。具体到各个行业,大模型落地情况往往不乐观。一些企业甚至误把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当作AI应用。她说,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有创新AI应用的想法,但受困于建设。为此,她希望设立专项资金,大力培养相关人才,政府、协会等联手为企业建立诊断机制,提供升级改造方案。
业界普遍对今年市场保持乐观,政策将逐步推动行业发展,并且国内市场还有很大需求,基建投资也将持续发力,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机械工业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坏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表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