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关于潜水艇的故事中,洛里昂的潜艇基地引起了很多人重视。关于它的文章与游览笔记也是数不胜数。这是一个很风趣的地址,现在已成为博物馆,但……这并不是仅有的一个地址。惋惜,自己并没有真实到访过,只能凭借他人的脚步,跟从原作者去看望这处既了解又生疏的当地。
首要要说到的是,洛里昂曾是德国水兵潜艇部队的总部,本来设在一座城堡中(现在这座城堡是私家产业,没办法进入)。港口城市洛里昂于1940年6月21日屈服给德军,随后敏捷成为德国水兵潜艇的重要基地。
首要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的潜艇停靠区是坐落莱布拉夫河上的凯罗曼渔港,坐落凯罗曼和拉佩里耶尔区域之间。德国人利用了法国本来为远洋捕捉渔船(长度可达65米)规划的设备,包括升降机、反转渠道和12个按圆形摆放的干船坞。德国人对这些设备进行了改造,使其习惯VII系列潜艇(将船坞延长了2米,并将升降机的承载才能提升到700吨)。虽然原始的布局很明晰,但反转渠道没有存下来。第一艘潜艇U-30(VIIA型,由弗里茨-尤利乌斯·伦普指挥)于1940年7月7日抵达洛里昂。
问题在于,英国间隔这儿很近,而船坞是开放式的。因而,德国人匆促用混凝土盖住了船坞,但终究只制作了两个混凝土罩——被戏称为“教堂”。这些由杜伦的卡尔·布兰德公司制作的机库长81米,宽16米,高25米。它们大多数都用在修理和保养小型潜艇。
因而,第二潜艇舰队“萨尔茨维德尔”(该舰队首要装备了10艘VIIA型潜艇和2艘VII型潜艇)进入了基地。可是,这支舰队中有两艘大型I型潜艇,因为其尺度过大,没办法进入现有的干船坞。因而,1941年4月,在现有干船坞的东岸对面制作了一个传统类型的“斯科夫”式碉堡。该修建包括了两个长度稍超越100米的船坞,并配有坐落修建背部的车间和修理厂。碉堡的总长度为128米。
随后,托德安排开端了“凯罗曼I”号碉堡的制作作业,接着是“凯罗曼II”号碉堡,它们都装备了为大型潜艇规划的封闭式船坞。
第一个装置设备被称为K1,包括一个用于潜艇进入的通道、可排水的船坞、歪斜的坡道和用于将潜艇移入五个封闭船坞的轨迹。其原理十分简略。
潜艇经过通道进入进口船坞,船坞经过防水门封闭。水被抽干后,潜艇会落到站在轨迹上的小车上。经过一个长160米的歪斜坡道,潜艇(连同小车)经过绞车被拉到滑道上,在那里潜艇会“换轨”到横向轨迹上。第2次“换轨”是为了将潜艇送入不同的船坞(总共有五个)。整个潜艇移动进程常常要大约两个小时。 “凯罗曼I”号船坞的长度为120米,宽度为85米,高度为18.5米,房顶厚度超越3米。每个船坞都装备了一个桥式起重机。
第一阶段在1941年9月交付运用。第二阶段建成于1941年12月,采用了第一阶段的升降机,仅仅潜艇推出时方向相反,进入了另一组船坞。第二阶段有七个船坞,每个船坞装备两个桥式起重机。除了这七个船坞,还制作了第八个船坞,但它被用作潜艇小车的设备存放处。大致的姿态是这样的。
因而,在岩石岬上开端了“第三阶段”的制作。1943年夏天,第四阶段的制作开端了,但… 只能浇筑根底。
第三阶段的船坞长度为170米,宽度为135米,深度为20米;每个船坞装备了一个桥式起重机。混凝土房顶的厚度超越了7米。
但咱们重视的并不是第二潜艇舰队,而是第十舰队(因为一切“日本”式潜艇都来自它)。
第十潜艇舰队于1942年1月在洛里昂建立。舰队的指挥官是科尔维特舰长君特·昆克。舰队开始是由长途潜艇组成,弥补了第二舰队的举动。舰队的建立是因为跟着日本参战,长途潜艇的需求添加。舰队的根底是IX系列的远洋潜艇,而且除了这些潜艇外,第十舰队还编入了6艘“奶牛”——XIV型潜艇油船。可是它们并未在洛里昂来保护,而是在波尔多,关于这一个基地有特别的故事…
PS:德国屈服后,这些设备被移交给法国水兵作为潜艇基地运用。基地一向运用到1997年,之后基地交给了民用部分。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