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寸土寸金的都市,一边是充满泥土气息的田园,如果是在二十年前,想让这两者融为一体怎么看都觉得很困难。
但是,随着时下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屋顶绿化技术的成熟,把田园搬进都市也不再是一种梦想,甚至有些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把屋顶绿化列入城市规划中,并给予一定财政补贴,这催生了大量以此为创业方向的公司。

然而,这一些企业慢慢的发现,大量的屋顶绿化存在成本过高、后期养护难、不见收益等问题,这让以房地产企业为主的客户群根本不买账。屋顶绿化市场刚刚兴起,就面临着濒临消亡的局面。
在这种局面下,“屋顶农场”的概念出现了。和传统的屋顶绿化相比,屋顶农场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能轻松实现市民对农作物的自给自足,还能成为新式娱乐体验活动。
在美国,多家公司已着手于商业化的屋顶农场建设,比如布鲁克林农庄(Brooklyn Grange)、光明农场(Bright Farms)和哥谭绿色家园(Gotham Greens)等。

国内的“碧然城”也是这样一家专注于屋顶农场设计和技术研发的公司,其位于上海的多个屋顶农场项已经稳定运营三年以上。
对屋顶农场这一新兴起的产业,人们观赏的兴趣远大于购买,但碧然城却能开辟多个农场并持续运营,它是怎么做到的?
以下是对碧然城商业模式的拆解,让我们共同来看看碧然城是怎么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的:
“怎么让新产品尽快被市场接受”是每个企业家都时刻在考虑的问题,答案是:找对切入口就行了。
碧然城找到的切入口是幼儿园。在碧然城CEO李艺看来,从幼儿园切入有两大好处:
首先,幼儿园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屋顶农场”这种即种即食的种植模式能够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在儿童食品安全慢慢的被重视的今天,这无疑打到了很多家庭的痛点。凭借这一入口,碧然城在上海地区已完成了28家幼儿园的屋顶农场项目。

其次,碧然城在园艺设计上有足够优势,在屋顶农场里布设场景、进行艺术设计,可以让儿童接触自然,了解果蔬的生长过程,从而获得了自然认知,实现公民的环境意识、价值态度。这其实就是使幼儿园的教育体系更完整了,很多家长很看重这一点,幼儿园也因此乐于引进屋顶农场。

据统计,江浙沪地区的幼儿园数量可达万级,从这里切入,是碧然城能迅速成长的根本保障。碧然城的盈利来源,除了初期的设计、施工费用以外,还有后续的养护、儿童教育费用,基本上能够说是打通了产业链。这是它能持续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幼儿园,碧然城也在往普通企业用户拓展。碧然城现在的2B业务模式已相对成熟,之后主要是在市场上进行快速的复制。
除了2B业务之外,碧然城还可以向2C业务创新,主要方式是在购物中心建立屋顶农场。购物中心通常能辐射周边几公里,拥有强大的人群聚集能力,如此一来,屋顶农场的产业链就可以延伸到农产品销售环节,获取更多利润。

这一商业模式非常有可能对众多资本机构看好的生鲜电商造成打击,原因是进行本地培植可减少庞大的物流成本,并能节约时间成本,使放到架中售卖的蔬菜保质期更长,当然也方便了消费者,他们能够将蔬菜在冰箱里存放更长的时间。
另一方面,针对都市人群碧然城还能够给大家提供农场租赁服务。客户租赁的农作物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自己经营或是交给碧然城经营,生产出的作物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自用,或是和其他的客户进行物物交换。

一般来说,30-40岁之间有稳定家庭的都市人群对食品的安全和新鲜度有一定要求,而且需要合适的场合进行亲子教育和活动。碧然城的农场租赁服务恰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之前我们提到过,美国有很多公司都在从事屋顶农场的商业化建设,光明农场(Bright Farms)就是其一。此公司采用了水培系统来取代土壤,并向零售商们销售自产的新鲜蔬菜获取盈利。它成立于2011年,并在2015年下半年获得490万美元的B轮融资,2016年9月又获得了3010万美元的C轮融资。

碧然城对标的正是光明农场。看到光明农场在国外被资本如此看好,那么碧然城的前景也十分令人期待了。
首先是市场入口的差异化,它以幼儿园教育和食品安全为切入口,准确击中了用户痛点,同时避免了竞争。
其次,在行业内还按照屋顶绿化的思路专攻B端企业用户时,碧然城却开始挖掘C端市场,让自己的产业链更完善,创造了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