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起重机制造业是指对起重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活动的行业。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新基建政策落地以及全球制造业稳步复苏,起重机械行业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起重机制造业是指对起重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活动的行业。起重机械在建筑、制造、运输等多个领域均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物料搬运、设施安装、生产线自动化等方面,特别是在港口贸易、汽车工业、航天航空等领域,起重机更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辅助设备。起重机械市场需求量大、应用场景多元,且对下游产业带动性强。
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新基建政策落地以及全球制造业稳步复苏,起重机械行业迎来新的增长机遇。市场需求一直在变化和个性化需求增加,起重机行业将向定制化服务方向发展。制造商将更看重客户的真实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用户的特定需求。智能化、自动化、新能源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大规模商用进程,将重塑起重机械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起重机作为建筑、制造、港口、物流等领域的核心设备,2025年中国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尽管2022年起重机整体销量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有所下滑,但随车起重机在2023年销量率先回升,显示细致划分领域韧性。截至2024年,中国起重机市场规模已突破32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4200亿元,复合增长率(CAGR)约6%-8%。
全球市场:2023年全球起重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亚太地区占比超50%,其中中国贡献主要增量。
中国市场:2024年国内起重机组件市场规模达亿元级,核心企业如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等占据60%以上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高。
轻量化(如碳纤维、铝合金应用)、智能化(物联网、远程控制)和绿色化(新能源动力)成为行业三大创新方向。2025年,搭载智能控制管理系统的起重机渗透率预计超30%。
产能布局:2025年国内起重机产能预计达50万台/年,但大型高端产品(如千吨级履带起重机)仍供不应求,政府主导的“起重机械研制基地”加速落地以弥补缺口。
区域分布:长三角(江苏、上海)、珠三角(广东)、环渤海(山东、辽宁)为三大产业集聚区,合计贡献75%以上产量。
成本结构:钢材占整机成本40%-50%,2024年钢材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小企业利润挤压显著,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长期协议锁定成本优势。
下游驱动:基建投资(如“十四五”交通强国项目)、新能源(风电吊装需求激增)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自动化产线搬运)为三大核心需求来源。2025年风电领域起重机需求预测增长20%以上。
区域分化:西部地区(如新疆、四川)因大型能源项目建设,需求增速超东部沿海。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版起重机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5年行业整体供需趋于平衡,但高端产品仍存在10%-15%缺口,推动价格稳中有升。中低端产品因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或小幅回落。
替代品影响:智能AGV(自动导引车)在部分轻载场景替代桥式起重机,但重型领域替代效应有限。
核心材料:钢材(占比最高)、液压系统(依赖进口)、电动机(国产化率提升至80%)。
技术瓶颈:高端液压件(如泵阀)仍依赖德国力士乐、日本川崎等企业,2025年国产化率目标为50%。
竞争格局:徐工机械(营收超500亿元)、中联重科(毛利率25%-30%)、三一重工(海外占比40%)形成“三强鼎立”。
技术路线: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机型(如电动履带起重机),2025年有关产品占比将超15%。
渠道变革:数字化直销(如线上招标平台)占比提升至35%,传统经销商模式逐步转型。
规模预测:2025-2030年全球起重机市场CAGR约5%-7%,中国领跑增长,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0亿元。
新兴市场: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地区成为出口主力,2025年出口占比将达25%。
政策风险:环保标准升级(如国六排放)倒逼技术迭代,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压力。
企业策略:头部企业应加速全球化布局,中小企业可聚焦细分市场(如随车起重机、特种吊装)。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来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升公司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版起重机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